信息科技业未来的6大发展趋势
2019-04-10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近十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民数量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超过这段时间中国的GDP平均增速;相较之下,美国网民数量缓慢增长,网民数量十年复合增长率为2.6%,甚至在某些年份网民数量出现负增长。2018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加2968万,其中手机网民数量增长3509万,可见现阶段中国网民数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红利以及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一旦人口红利枯竭,网民数量将主要由经济形势决定。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中国互联网网民渗透率也在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28.9%提升至2018年的58.5%,若参考美国76.8%的渗透率,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尚有18.3%可以提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网民增长主要来自与三部分群体:新增人口、偏远地区人群以及老年群体。因此紧紧抓住这部分群体需求的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增长。中国网民渗透率接近天花板,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巨头2018年在ToB领域重点布局的原因之一。
根据《2020-2026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以下信息科技发展趋势:
一、视野之外的购买力
随着拼多多、抖音等新流量源的迅速崛起,原本处于行业外的人群,通过优秀的模式转化,瞬间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这种现象在2018年几乎重新定义了“目标用户”这个词。在过去,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从业者本身,都没有将所谓的“低端用户”当作目标群体,基于之前公司的成功模式,行业内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一线城市,只有高端人群才是优质客户。虽然名义上各方都在提用户下沉这件事,但真正在这件事上下功夫的人凤毛麟角。而2018年几大新流量源的爆发,让中国互联网圈视野之外的购买力浮出水面。
二、主业之外的广阔空间
从2003年中国互联网二次崛起算起,时至今日已度过15个春秋。在这15年的经营过程中,许多企业在业务发展层面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主营业务增速的下滑。并且随着从业者经验的丰富,互联网公司初步具备了服务产业整体的能力,业务也随之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样,互联网公司的综合化大幕就此拉开,和之前的丰富外在业务不同,如今互联网公司的综合化是环节和配套功能的综合化,很多公司主营业务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要想完成这一种业务需要公司在背后打通很多能力。这也无形当中,增加了国内的创业难度,让复制成功逐渐成为不可能。在过去,经营企业过程中,销售往往被视作企业创收的核心环节。这种陈旧的商业理念,使中国电商创业者天生的选择了销售环节作为突破口。时至今日,许多互联网层面的创新都无法完全摆脱销售渠道的影子。但无论电商发展成熟度如何,平台化和用户体验都做到极致,对销售的促进似乎已经到了瓶颈,因此从业者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本源。
三、网络之外的线下市场
中国互联网的线下扩张已经持续了几年,但是相比起过去笨拙的刷墙,地推等人力的手段,今天在科技的助力下,不但线下扩张有了更高效的方法,而且也触发了很多线下消费生活场景的重新崛起。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线下扩张,摇身一变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如火如荼的为传统商业环境赋能的大潮。
历经15年的发展,中国网络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渗透不断深入,但截至2017年底占比仍未超过20%。线上纯电商模式的能量已达高点,线上获客成本日益攀升,庞大的线下市场开始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线下门店便利店等业态,在消费者即时性需求的满足方面仍具有线上渠道无法替代的价值。零售商和电商都在从单一渠道转向覆盖实体店、电商、移动端和社会化媒体的全渠道零售及营销体系,在绝大多数品牌商构建多形式电商平台的同时,综合电商平台也在构建线上线下联盟,使消费者数据更加立体全面,嵌入消费者购买周期中的更多触点,线下零售门店的线上化、数字化进程开始加速。零售行业在经历线下单渠道、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并行两大阶段之后,进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阶段,呈现出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数据驱动商业、多元场景构成泛零售形态三大特征
四、预料之外的升级者
理论上,想要服务好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否则就会像外行指挥内行一样不得其法。而在互联网公司线下赋能的过程中,意外的开启了一条技术输出的产业发展路径。实际上这种技术输出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未来数年的国家发展战略,算的上宏观造势和微观业务选择双重契机下的趋势。
五、传统之外的变现形式
放眼全球,广告一直是互联网公司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变现形式。在过去可以看到各行业的初创公司,当他们遭遇到业务模式瓶颈,或者有收入压力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主动选择了利用广告做流量变现这条道路。但是时至今日,传统的流量变现正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价值知识的获取,被再度重视。有了新的需求,就造就了新的市场,而这种以个人为节点的更加零散的知识中心分布,又对互联网产生了更深的影响……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释放了部分劳动力时间,乡镇居民从繁琐的重复劳作迭代至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青年享有更长的受教育时间和独身生活。这意味着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被释放,娱乐内容消费的容量扩大,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从内容消费的单纯娱乐需求,向社交需求、艺术享受迈进,带来用户对内容消费需求的整体提升。
六、生产之外的权力反转
信息汇集中心的个人化所引发的深远影响,就是生产决策权与生产力的分离。从被动等待供给,到创造需求进而反向拉动供给,都是技术元素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体现出的产业新趋势。这是在技术元素加成下,工业体系精细化的结果。个性化和规模化,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中对立又难以权衡的概念。多数企业只能做到在一定规模化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个性化。但是随着未来科技进步,生产环节的精工细作,或许能使个性化与规模化完美调和……
从网民的短期行为来看,伴随着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网民筛选信息的复杂程度提高,同时,视频网站会员制度、数字音乐专辑等的推出也促进了网民为优质互联网内容付费的习惯养成。目前主流付费模式包括助力用户高效获取目标内容的付费精选模式以及为用户提供凝聚了知识、经验等脑力劳动成果的非标内容及体系化服务的独家内容服务模式两种。付费内容将更加注重用户的权益体验以及对内容质量的把控,以帮助用户降低信息门槛、缓解信息焦虑、提高信息获取效率。